工作這麼多年有一個問題始終非常困擾我
沒有人可以交換交易的心得
在台灣並沒有這樣的一個機制
直到我到了美國的金融市場工作之後才真正見識到美國的許多金融投顧公司他們是怎麼做的
無論你天資如何穎悟交易的成功率依然必須透過持續累積的經驗來慢慢成長
不可能一步登天
在這個事實的面前美一位有至於投入這個產業的人都必須經過一段殘酷的篩選.根據我個人的經歷.能繼續堅持最終能脫穎而出的人真的是鳳毛麟角
看看一萬個人之終有沒有一個能順利存活下來
市場是冷酷的投資者更無情
我幾十年一路走來感受非常深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知道我距離突破已經非常接近.不過績效仍然不太穩定
這是因為我的操作邏輯仍然存在瑕疵
需要更多的時間透過不斷的交易來做修正.這意為我可能仍然要繼續投入資本來學習
這是個矛盾的現實.操作不穩定無法累積資本.那除非我是個富二代天生就擁有雄厚的本錢來支撐.否則這條路我該如何走下去呢
一路走來遇到不少貴人.如果不是這些人的幫助我是絕對走不到今天這個地步.
相較於美國市場的實際狀況台灣的環境顯然落後太多
這也就是為甚麼許多美國的金融投顧公司總是能長期穩定的呈現投資績效
而且這些公司許多都已經超過幾十年甚至百年
我們非常難以想像這麼多年這些公司內部所累積的市場經驗有多麼深厚.透過這樣的公司就可以讓有條件的年輕人能穩定的成長
如此一代一代的人不斷的傳承那成效當然穩定
那麼台灣這個問題為甚麼就比不上美國市場甚至不如香港與新加坡呢
多年的觀察我認為這是因為台灣的業者的眼光短淺
而造成這樣的心態可能與兩岸關係有某種程度的關係.所以業者也不會有長期規劃的心態.否則萬一兩岸關係改變.業者多年投入的心血有可能一夜化為泡影
這是個殘酷的現實
原本我心裡一直存著有一天我仍然要回到台灣市場貢獻我的力量
不過最進這樣的規劃的信心已然動搖
看著兩岸關係的日益僵化.真的難以樂觀的期待台灣市場未來的發展.
這樣的變動風險當然會減弱我的信念
這真是身為台灣人的無奈啊
留言列表